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为企业纾困解难、助企业良性发展——合肥市城乡建设局领导与企业面对面座谈

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信息网  2022-06-17  来源:合肥市散管中心

【字体大小: 打印


     按照市城乡建设局的统一部署,为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市场主体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开展为企业纾困解难活动。6月10日下午,合肥东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市城乡建设局领导王荣村、肥西县住建局、经开区建发局相关负责人、市散管中心乔海友主任等一行,与来自全市十几家混凝土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一次题为“疫情时期行业存在的困难暨对策”的座谈会。

     王荣村说,2021年合肥市建筑业产值达到5082亿,其中合肥市大建设占700多亿。合肥市林立的高楼大厦、重点工程、南二环畅通等重点工程,混凝土行业在这其中的贡献不容小觑,没有混凝土行业就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当前,境外疫情仍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输入性通缩的压力依然存在。国内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任务繁重,各类企业,也包括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房地产企业的暴雷等因素和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及疫情带来的阶段性冲击叠加,使很多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加大为企业纾困解难的工作力度,努力帮助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座谈会上,乔海友主任介绍了全市混凝土企业总体情况,包括全市的混凝土产能,全年的供应量,合肥市混凝土企业近几年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两化融合、绿色建材认证以及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这些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但同时我市的混凝土行业也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一是产能过剩,按照现有在统供应量,只发挥了三分之一的设计产能;二是布局不合理,特别是肥东县的企业数量已经突破了行业容量的底线,重型车辆的通行使得道路损毁严重;第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和行业内部的恶行竞争,低质低价的现象仍有发生;第四是科技投入的不足,虽然近年来已取得一些进步,但跟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上,已完成认证的企业总体比例不高。2022年合肥市正在争创“全国绿色建材试点城市”,一系列配套政策也会相继出台,希望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做好此项工作。

     混凝土专委会的领导和企业代表也畅所欲言,介绍了各自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最大的共性问题涉及资金、环保、原材料以及行业不良竞争,这些共性问题困扰着很多混凝土企业。同时,也感受到各级主管部门在为企业纾困解难方面用心良苦,做了大量的工作,利用信息优势为企业牵线搭桥,找市场、找渠道。帮助企业在控制总量的同时优化存量资源,解决帮扶企业在困难的局面下,获得更多的机遇,为企业争取一定的利润空间。

     最后,王荣村强调各级主管部门要对企业急难愁盼的事项逐条梳理、认真研究,第一时间回应关切、推动解决,竭尽所能为企业纾困解难。同时也要求各混凝土行业的成员单位牢固树立信誉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信念,处理好困难、机遇和发展三者的关系,企业之间要经常良性互动,取经送经,抓住机遇,在新时期推动混凝土行业实现全面的提升。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