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工程质量,禁止建设工程现场搅拌砂浆,促进淮南市预拌砂浆行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市经信局要求,淮南市散装水泥发展促进中心委托市规划设计院编制《淮南市城区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布点方案》,9月份,该《布点方案》获得淮南市工业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查通过,现已正式颁布实施。
方案主要内容为:
一、布点原则:区域分散、控制总量、合理布点,满足淮南市建设需求,对接合淮同城化和淮河生态经济带,融入合肥都市圈和蚌淮城市群。
二、规划范围:淮南市城区,即: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含淮南市高新区和经开区,不含寿县、凤台县和毛集实验区)。
三、规划期限:2020年至2035年。
四、重点内容:
1.现状概况
淮南市城区现有预拌砂浆生产企业3家,分为:大通区1家,设计产能30万吨/年;谢家集区1家,设计产能50万吨/年;八公山区1家,设计产能30万吨/年。2019年3家企业实际产量为26.5万吨。据统计,2019年淮南城区建筑面积约400万平方米,需使用砂浆约150万吨。预拌砂浆缺口量很大,不能满足城区建设需要,更无法辐射合肥都市圈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亟需增加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站点。
2.布点方案
至2035年,全市城区共规划布点预拌砂浆生产线不大于16条(含现有5条生产线),规划新增不大于11条,设计年产能不大于480万吨。具体站点分布如下:
大通区规划预拌砂浆生产线不大于2条,设计年生产能力不大于60万吨,站点位于上窑工业园;
谢家集区规划预拌砂浆生产线不大于4条,设计年产能不大于120万吨,站点位于淮南工业园;
八公山区规划预拌砂浆生产线不大于2条,设计年生产能力不大于60万吨,站点位于八公山工业园集聚区;
潘集区规划预拌砂浆生产线不大于4条,设计年生产能力不大于120万吨,站点分别位于潘集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和田集工业园;
田家庵区规划预拌砂浆生产线不大于4条,设计年生产能力不大于120万吨,站点位于淮南现代产业园。
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不受本《布点方案》限制。
《淮南市城区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布点方案》的颁布实施,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有利于禁止建设工程现场搅拌砂浆,有利于节约资源和能源,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形成有序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实现淮南市预拌砂浆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