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河南省发展散装水泥管理规定》(省政府第121号令)和《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豫政字〔2014〕32号),加强对我省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的监管,更好地促进和规范预拌砂浆行业发展,依据河南省《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规程》等规定的相关要求,2017年12月5—7日和2017年12月25—30日,省散办组织专家考评组对全省6个省辖市13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开展了考核评价工作。
专家考评组由省散办书记刘海中、副主任张金祥、天津城建大学教授杨久俊、省建科院副院长李美利组成,市场科有关人员全程组织保障了考核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次考核评价是针对全省2017年新建并投产的干混砂浆企业。在省辖市散办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的基础上,省散办组织相关专家现场进行考核验收。专家考评组按照《河南省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评价管理办法》和《河南省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评价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对预拌砂浆企业的产品质量、污染控制、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支撑与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对企业进行综合考核评价。
考评期间,专家考评组首先听取企业关于项目投资、生产销售、企业概况等情况的汇报,然后察看台账资料、实地检查实验室、对试验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知识考核,重点检查了实验室台账、检测记录和报告的齐全性及归档情况、仪器设备维修养护情况、试验室人员配置和综合能力情况等。此外,专家考评组还对企业实验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对如何提高砂浆生产质量进行了探讨。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专家考评组责令企业尽快整改到位。
通过此次考核评价,专家考评组认识到我省预拌砂浆行业已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企业数量、规模、质量管理水平、市场供应量、设计生产能力等处于较高水平,企业为砂浆“禁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绿色砂浆产品和技术支撑,也为治理扬尘、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同时,专家考评组也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一是产能利用率低,有些企业的实际产能发挥不足设计产能的30%;二是布局不合理,个别省辖市普通砂浆产能过剩;三是技术人员配备不够,有些企业实验室设备简陋,相关台账登记不规范、不完善,无法满足正常的企业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需要。
刘海中书记在考评期间,介绍了我省预拌砂浆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出行业要以散装水泥绿色产业发展为引领,以《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为依托,适应新常态,坚持绿色发展,努力探索环保政策背景下的预拌砂浆发展模式。他要求:各级散办作为预拌砂浆发展的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监督监管、政策引导及技术服务工作,持续加力,营造氛围,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政策背景下预拌砂浆推广模式推广使用预拌砂浆工作; 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要做好转型升级和质量建设工作,抓住当前政策环境好的环境,建立正规的生产、管理、质量管控体系,高度重视行业标准、规范的建设,始终高标准、高起点地把砂浆企业的建设与产业高水平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来抓,做好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两篇文章,真正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刘海中书记在考评工作结束时强调,随着国家、省及各级政府重视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的出台,预拌砂浆行业正式步入行业调整期,如何在新常态下进一步做好预拌砂浆推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行业发展新机遇,健康有序地推进预拌砂浆发展和应用工作;要立足长远、因势而谋,增强做好预拌砂浆发展和应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顺势而为、创新发展,建立好、完善好、落实好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要有的放矢、精准施策,认真查找和突破薄弱环节,补齐行业发展短板;要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努力做好2018年开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