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疫情后复工复产时期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不滑坡,近期市城建局每日会同第三方开展工地扬尘治理专项巡查,同时联合各区建管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力争在特殊时期保持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今年全市重点路段、区域将试点推广安装施工扬尘在线监测系统,还将适时推出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红黑榜”制度。
记者在琴台美术馆项目工地内看到,工地围挡、道路两侧以及塔吊吊臂上,喷淋系统开启后形成水雾,既降尘又降温。据了解,该项目于3月下旬全面复工,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复工当天即开启了扬尘自动监测和喷淋系统。工地内共安装有近300个喷头,空中的塔吊上还安装了一套单独的喷淋系统。这个智能喷淋系统在日常状态下,从早上6点至晚上7点每半小时喷一次。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琴台美术馆项目经理伍爱强介绍,这个智慧喷淋系统降尘效果非常好,PM10监控值比预控的150ug/m3要低很多,一般情况在60 ug/m3左右。一旦现场的监控指标高了,达到100左右,会加大喷淋频次,达到降低扬尘的效果。
武汉市城建局安监站负责人阎鹏介绍,目前全市百余个工地已试点安装了施工扬尘在线监测和智能喷淋设备,智慧监测平台已经搭建,可通过手机终端实时了解工地的状况。他现场用手机终端演示,以琴台美术馆这个项目为例,点击进入之后,就会显示当前PM2.5和PM10的实时指标。现在的空气质量是41 ug/m3,在150 ug/m3的指标控制范围内,同时可以看出今天已经喷了接近有4.68吨水,说明这个工地主动开启喷淋进行降尘。
为进一步探索提升施工现场扬尘管控科技手段,弥补人防短板,助力城建高质量发展,加快武汉市“互联网+”建设部署,市城建局计划于今年在建设工程项目推广安装施工扬尘在线监测和智能喷淋设备,并接入“武汉市文明施工大数据监管平台”。
市城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定,逐步在全市重要管控区域和重点路段,以及重要文教卫场所周边进行试点推广,计划用一年左右时间实现设备安装和平台接入全覆盖,初步奠定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技术、标准和管理基础。
市城建局还将加强上述平台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适时推出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止“红黑榜”制度,对表现良好和问题突出的企业及项目进行公示和通报,构建过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责任全链条的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