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绿色 创新驱动 零碳未来 转型升级——写在2025国内外零碳绿建全产业链新技术交流大会暨展览会圆满落幕之际
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信息网 2025-10-23 来源:中国散协固废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
2025年10月17-18日,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固废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陶粒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被动式装配建筑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办,陕西绿建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润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2025年国内外零碳绿建全产业链新技术交流大会暨展览会”在宁夏银川盛大召开。本次大会以“高质绿色、创新驱动、零碳未来、转型升级”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近400名代表,共同探讨绿建全产业链的低碳技术与产业升级路径。

本届大会集专家报告、互动交流、展览展示和现场参观于一体,以突出技术性、实战性、前瞻性和国际性为特点,内容丰富充实,特别设置了八大专题内容,聚焦了行业最前沿的议题,包括:煤基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超细掺合料与低碳胶凝材料、地聚物低碳胶凝材料、钢渣综合利用技术、生活垃圾利用、建筑垃圾利用、陶粒轻骨料应用技术和被动式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零碳技术八大议题。汇集了60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企业的代表,分享其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宝贵的实践经验。本届大会旨在探讨通过技术创新、企业转型升级、高端智能制造,实现绿建行业优质高效、绿色低碳发展,助力行业提高整体竞争力,同时发掘行业新的增长点,帮助企业在行业重组联合中成为优势企业,借助科学技术和提升现代管理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之道。


大会现场
开幕式亮点纷呈,权威声音共话绿色转型
大会开幕式分为两个篇章四个部分:第一篇章包括开幕致辞和行业宏观战略报告;第二篇章包括十个绿色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的实施和产学研用落地案例分享。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常务副书记/常务副所长吴小缓、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岩、陕西绿材院绿建新材集团书记王哲民等领导分别致辞,强调双碳目标下固废资源化与绿建技术创新的紧迫性。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常务副书记/常务副所长吴小缓致辞
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岩致辞
陕西绿材院绿建新材集团书记王哲民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原二级巡视员/公共政策研究学者杨尚宝教授、联合国荣誉院士/国家二级教授/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理事长崔源声等专家相继作主旨演讲,分别从政策导向、技术突破、国际前沿动态等维度提出关键建议,为行业提供了全球化视角和启示。
武强作了《矿山环境问题与绿色矿山建设》的主题报告,武院士在绿色矿山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聚焦矿山环境问题、呼吁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武院士指出,传统矿山开发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亟需转型。强调“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的必要性,提出“智能化、低碳化、循环化”三位一体建设框架。分享了国内外绿色矿山标杆项目(如生态修复技术、尾矿综合利用等),突出科技驱动的解决方案。武院士建议完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呼吁政策激励与市场机制结合。提出要与国家“双碳”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紧密结合。武院士的观点高屋建瓴,为绿色建筑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武强院士主题报告:《矿山环境问题与绿色矿山建设》
杨尚宝指出,我国大宗固废(如煤矸石、粉煤灰、尾矿等)年产生量巨大,但综合利用率仍有提升空间,存在技术瓶颈、区域发展不平衡、政策落地难等问题。提出“政策驱动+技术创新+市场激活”三位一体模式,强调完善标准体系、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跨区域协同处理。建议强化财税激励、完善法规约束、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落地。呼吁构建“产-学-研-用”链条,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如智能化分选、资源化利用等)。报告为行业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尤其对中小企业如何切入固废市场具有指导价值。报告兼具政策高度与实践性,对完善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有重要参考意义。
杨尚宝教授提出“政策驱动+技术创新+市场激活”三位一体模式
崔源声对绿建全产业链发展和国际前沿动态作了详尽的分享。他提出了“十个绿色发展”的系统性绿建发展战略,包括具体的“一院一园一基地、一会一展一贸易”的落地模式,从新型多元固废基原材料到绿色建材,从绿色建筑到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从绿色农林畜牧水利到绿色能源;从绿色金融到绿色采购;从绿色消费到绿色标准和技术装备,形成产学研用的闭环可实施绿色发展路径。
崔源声理事长提出“十个绿色发展”的系统性绿建发展战略
陕西绿材院绿建新材集团朱启超院长详细介绍了绿材院与灵武市在固废综合利用+农文旅融合项目方面的合作,这既是公司在全域生态治理与农文旅融合领域的重点示范项目,也是探索院地合作新模式的全新实践。项目将整合技术、产业、资本与建设优势,创新构建“固废处置-生态治理-材料生产-产业运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培育全新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该项目标志着双方在生态治理与产业协同发展领域达成深度共识,为区域绿色转型与文旅升级按下“加速键”。
朱启超院长介绍绿材院与灵武市在固废综合利用+农文旅融合项目方面的合作
宜坤(陕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炳毅分享了《宜坤生态智慧水产养殖项目分享及建设新材料需求发布》、灵武市人民政府市委常委马鹏斐作了灵武市招商引资推荐。
宜坤(陕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炳毅分享《宜坤生态智慧水产养殖项目分享及建设新材料需求发布》
灵武市人民政府市委常委马鹏斐作灵武市招商引资推荐
会上,陕西绿材院与灵武市人民政府现场签约“固废利用+文旅融合”项目,标志着政企合作推动区域绿色发展的新实践。
签约仪式
大会还为陕西绿建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国恒中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润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可众和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颁发中国散协固废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牌匾,表彰其在产业链创新中的标杆示范作用。
授牌仪式
上午大会开幕式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乔君慧博士主持。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乔君慧博士主持开幕仪式
平行论坛之一第四届煤基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大会暨第一届超细掺合料与低碳胶凝材料行业大会分论坛
汇聚了行业内的顶尖智慧——有政策研究视野的领航者、技术创新的先行者,更有市场实践的实干家。为大家搭建一个思想碰撞、经验共享、合作对接的核心平台。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王吉祥、山西沿黄矿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开成、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群英(翟冠杰教授代为作报告)、海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恩海、厦门艾思欧标准砂有限公司高工马海军、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博士翟牧楠、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所教授级高工吴端静、超细掺合料与低碳胶凝材料专家委员会主任朱效荣、中建(淄博)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兴国、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煤科院煤检中心供应链运营部总经理胡志伟、山东润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振、中山大学教授赵计辉、北京绿建华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主任柳杰、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副教授霍彬彬、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王永祯、陕西绿材院装备研究院总经理尹瑞龙、河北坤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于红波、中建材中岩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张江涛、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所教授级高工王振华、贵州大学教授宋方祥等优秀企业专家、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嘉宾为大会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这是煤基固废和超细掺合料技术专题论坛所涉及的广泛议题,包括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超细掺合料技术以及涉及的主要装备和辅机装备技术,是一个煤基固废及超细掺合料技术全系统、全产业链的综合性的国内外新技术交流大会和展览会。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绿色建材成为行业转型核心方向的今天,煤基固废综合利用和超细掺合料的高效利用与低碳胶凝材料的技术突破,早已不是单一的技术议题,而是关系到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从煤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到低碳胶凝材料以及地聚物等新型材料的产业化落地,我们正站在传统建材向绿色低碳建材升级的重要节点上。通过本次大会的深入交流,我们将凝聚共识、破解难题,共同为煤基固废综合利用和超细掺合料与低碳胶凝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最终实现合作共赢、合作多赢的良性发展新格局。
平行论坛之二地聚物低碳胶凝材料绿色产业创新发展及钢渣综合利用技术论坛
行业专家们就大宗工业固废在地聚物胶凝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去铁赤泥高效激发粉煤灰——粉煤灰(基)地聚物零碳水泥制造、高强度水泥混凝土和基于纳米改性碳纳米管聚合物-沥青胶结料沥青混凝土在道路和机场建设中的应用、新一代地聚物胶凝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地聚合物建筑3D打印的环境性能:工艺路径与碳排放的比较研究、AI赋能低碳胶凝材料设计与性能预测的研究进展、地聚物水泥混凝土与制品产业化进展及应用案例分析、地聚物胶凝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享、公路基层钢渣基低碳胶凝材料及性能研究、基于改进雷达图的钢渣超薄磨耗综合性能研究、反向浸水有压闷渣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等专门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交流。来自乌克兰工程院院士/北方民族大学特聘专家安德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文欢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刘晓教授、德州学院粉煤灰研究所翟冠杰教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邵宁宁、杭州冠力科技有限公司总工夏明、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乔君慧博士/高工、浙江波普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王亚军总工、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正高工周承旺、长安大学张雷、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总工/正高白云波等科研机构、高校、行业协会及企业的多位专家通过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的前瞻性报告,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
平行论坛之三市政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专题&陶粒轻骨料论坛
汇聚了众多领域内的顶尖学者与企业精英,共同探讨前沿技术成果,分享实践经验。来自宁夏恒源管业有限公司总工高文博、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研发工程师韩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张大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教授王珂乐、天津城建大学教授刘德娥、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讲师/博士生导师赵德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教授李斌斌、世界建材学会主席崔源声分别就高强混凝土在预制管道及风电管片的应用、赤泥基轻骨料混凝土研究与应用、机械化学法改性垃圾焚烧飞灰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研究、低强低活性市政废渣建材化利用技术、混杂再生微粉在泡沫混凝土中的应用、垃圾焚烧飞灰制备低碳胶凝材料、煤矸石高强陶粒的制备及工程化、小陶粒 大世界等议题作了详尽的讲解。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陶粒行业正迎来稳健增长期,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500 亿元,到 2030 年更将攀升至 23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8.7%。其中建筑用陶粒仍是核心需求板块。在固废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行业进步尤为显著,陶粒空心砌块生产中,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等固废原料的掺混比例已从 2020 年的平均 30% 提升至 2024 年的 45%。而随着政策明确要求 2025 年建材行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 60%,企业正加速攻关高掺量固废制备技术,环保与产业融合的步伐持续加快。技术创新更是为行业注入强劲动力,粉煤灰免烧陶粒技术凭借能耗降低 40%、成本节约 25% 的突出优势,正加速替代传统焙烧工艺,预计到 2030 年其市场占比将突破 30%。同时智能化转型稳步推进,2025 年智能化生产线普及率将达 28%,到 2030 年有望提升至 45%,这将推动行业人均产能实现 3.2 倍的大幅提升。从区域发展格局来看,长三角地区始终领跑市场,2025 年陶粒市场规模占比将达 34%;中西部地区则展现出强劲增长活力,2025 年增速预计达 28%,不过目前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均价较东部地区低 23%。值得关注的是,川渝页岩气开发区的发展将持续带动西南地区需求增长,该区域陶粒消费量占比将从 2025 年的 17% 提升至 2030 年的 24%。此外,在双碳政策推动下,《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的全面实施将助力建筑陶粒市场突破 450 亿元规模,其中利用固废原料制成的再生骨料陶粒占比将提升至 35%,成为行业新的增长极,为市政固废综合利用与陶粒轻骨料行业开辟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平行论坛之四第十一届被动式装配建筑全生命周期零碳技术交流大会论坛
众多业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新技术与发展战略。本论坛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建材高新技术推广中心执行主任郭金峰主持,现场气氛热烈且有序。国家二级教授、联合国荣誉院士、中国散协被动式装配建筑专业委员会会长崔源声介绍了第28届世界被动房大会的内容安排。他深入剖析了当前被动式装配建筑领域的最新技术趋势和应用案例,为参会者带来了前沿的行业洞察,引发了大家对新技术应用的深入思考。中国绿建进出口产业联盟,绿建新能国际科贸(北京)有限公司理事长郭朝连围绕“一带一路绿建新能国际出海战略”进行了精彩发言。他详细阐述了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绿建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新能技术的国际输出,为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助力国内技术走向全球;河北奥润顺达窗业公司副总经理魏贺东、杭州益生宜居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锡贤、河北雪龙机械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丁佳,龙马铝业集团董事长王晓军,北京大可众和全案服务中心总经理杨岸,北京海川锦城科技有限公司霍红利,中国建筑标准研究院高工迟碧川,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赵建军,中国散协被动式装配建筑专委会副会长杜邦等更多企业家领导介绍了新技术产品,他们分享了各自在被动式装配建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宁夏大学副教授刘娟远在德国以视频连线方式介绍了他们的被动房示范项目的实验结果及技术数据,内容涵盖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胡遵宝则聚焦坦桑尼亚市场需求,为参会者提供了海外市场的一手信息,拓宽了大家的国际视野。中国被动式集成建筑材料产业联盟设计院院长张建伟介绍了零碳被动式超低能耗装配式钣墙建筑体系进展以及69000套加拿大NOVA SCOTIA住房项目需求介绍,并对本次大会进行了全面总结。他强调了本次交流大会在促进被动式装配建筑技术发展和国际合作方面的重要意义,并鼓励行业同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交流,共同推动零碳绿建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会议同期,还举办了被动房项目精准对接会,此次被动式装配建筑技术交流大会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相关企业和专家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零碳绿建全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国际合作。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超细掺合料与低碳胶凝材料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该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将为行业标准制定和技术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智库支持。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理事(扩大)会议暨换届筹备会成功举办。同期还举办了固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度会议,发布了《2025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白皮书》,梳理了关键技术和绿色发展路线图。


会后,与会代表分赴北方民族大学贺兰山实验室、宁夏大学白金被动房示范项目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固废制备建材的工业化应用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实践成果。


会议同期,山东润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欢迎晚宴。
2025国内外零碳绿建全产业链新技术交流大会暨展览会的圆满召开,得到了与会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的高度认可和评价,也得到了来自全国行业同仁的高度关注和国际合作伙伴的积极参与。每年一届的绿建全产业链大会,充分发挥建材行业平台优势,积极推动绿建行业学术技术交流,不断将平台发展壮大,为广大科研工作者、专家学者、企业家、业界同仁和行业朋友们提供更广阔的交流与合作机会,对于持续推动水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地聚物及好房子用新材料产业以及上下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